欢迎登录广州市档案馆  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广州记忆 > 口述历史

口述历史︱“抗疫战士”段孟岐

作者:    |    发布时间:2020-05-29    |    来源:广州市国家档案馆

口述历史︱“抗疫战士”段孟岐

2020年4月22日,广州市档案发展中心(广州市音像资料馆)《口述历史——“抗疫战士”》记忆工程正式启动。

c91ae249f99445b8937fcafe0e06ad26.jpg


5月22日上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儿科重症监护室护士长段孟岐来到广州市国家档案馆二期声像档案制作室,与我们分享“援鄂抗疫”的点滴故事。

0058aeadb98140a3830055d5611c0403.jpg


有压力

段孟岐护士长是广东省第一批援鄂医疗队队员。

她在大年三十(2020年1月24日)的下午报名援鄂,当天晚上就随队出发赶往武汉。飞机落地武汉时,是大年初一的凌晨两点。

此时的武汉正在刮风下雨,援鄂医疗队队员不禁感到一丝萧瑟和悲壮。在驶往医院的路上,街道空无一人,只有交通信号灯孤独地闪烁着。

fb86e46b040d429b85fb7b759e3c88a2.jpg


“有种诗意的感觉,武汉此刻正在遭逢着大疫情,我们一群人,从南方赶往武汉,扑入战场。”

“第一次穿防护服,有点像穿航空服的感觉,透过护目镜去看外界,有一种看电影的感觉,不太真实。”

“我能很清晰地听到自己的呼吸声,甚至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声,就会紧张,因为对病区一无所知,不知道接下来要面对的是什么。”段孟岐说。

cec0c668d2e94567b29b1db6ea415d8f.jpg


“第一天下班后有同事是哭着回去的。”病区里80%是重症、危重症病患,亲眼目睹许多病人不能正常地呼吸,被病毒侵蚀,大家心里都沉甸甸的,难以缓解。

“我们的心理压力很大,很怕承受不住。”为了缓解这种压力,每天下班后中山三院援鄂医疗队会开“吐槽大会”来宣泄情绪,无论是正面的负面的、难过的开心的事情,都在这里一一释放。

2255e34ba321412c84e029f6d817ce38.jpg


有温暖

武汉有许多令段孟岐难忘的人和事。

“有一位可爱的阿姨,我第一次见她的时候,她在病床上躺着,用被子和毛毯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不愿意出来。”段孟岐提到。

原来这位阿姨感染新冠肺炎后十分自责,觉得自己拖累了女儿,因此消极地面对一切。

段孟岐一有空就来探望阿姨,陪她聊天,帮她整理被套,阿姨终于放松了心情并积极接受治疗。

在ICU的这段时间里,阿姨逐渐信任段孟岐并且对她产生了心理依赖,遇事总希望她能陪在身边,才能安心接受治疗,直到最后康复出院了,还一直和段孟岐保持联系。

“从身体治疗到心理治疗,从她身上反映出我们的治疗很有成效,这让我们非常有成就感。”

cfd1784a92274cc7b83e30c1c13a7c22.jpg


有遗憾

还有一位女士,丈夫感染了新冠肺炎,送进医院时病情十分严重,她一直在床边陪伴着、照顾着。可惜,丈夫到最后还是没有战胜病魔。

在丈夫生命的最后时刻,女士拨通了女儿的视频通话,告诉女儿“爸爸要走啦”,女儿泣不成声,女士温柔地对女儿说“先不哭了,好好看看爸爸。”

“我先生生前爱干净,我整理好他的仪容你们再把他带走吧。”女士静静地帮先生换好衣服,最后对医疗团队深鞠躬道谢。

“她应该预料到先生留不住了,她没有情绪崩溃大哭大闹,一直很隐忍很安静,”段护士长说,“我们都说是'英雄的武汉人民',武汉人民坦然地接受了疫情,随时面对亲人的生离死别,他们没有抱怨反而感恩。这让我们很感动。”

63723bfef9f24adc8e0914383e8c98e0.jpg


在武汉,几乎所有医护人员伴着安眠药才能睡踏实,“安然入睡”成了奢侈。

回家了,辛苦了!

愿如段孟岐所愿,每一位“抗疫战士”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都能“轻松入睡,自然醒来”。

fc6dc742317c48c19217bbda02438ce6.jpg

【鸣谢】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协作单位】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实践师生)

【图/文】广州市档案发展中心(广州市音像资料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