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静宇 宁丹
(广州市国家档案馆 广东广州 510006)
内容摘要:广州解放前夕,中共广州地下党组织坚守在国民党统治区内,采取了秘密活动和公开活动相结合、合法活动和非法活动相结合的方法,积极吸收各种进步力量,充分利用已建立的党的秘密外围组织,对敌进行斗争,并将工作重点转移到迎接解放接管的准备工作上来,通过营造革命声势、护厂护校、建言献策,为广州城的顺利解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我们结合广州市国家档案馆馆藏档案,对中共广州地下党组织在1949年期间的活动进行了梳理,向在隐蔽战线上默默奉献的老一辈革命家致敬。
关键词:广州解放;地下党
在广州市国家档案馆地下学联的全宗卷中,有一位档案捐赠人的手写信,上面写道:“现送去一份广州解放前刻印的《广州文摘》。1948年7月起,我接受中共地下党的秘密外围组织‘地下学联’交给的任务,负责秘密刻印革命传单、宣传资料,同年9月后,改用《广州文摘》小册子的形式,先后刻印了《将革命进行到底》《中国人民解放军布告》《论人民民主专政》等和新华社播发的许多消息。这份油印小册子主要是供内部和进步群众学习之用。当时,在广州迎接解放的革命事业中,曾起到了它的特殊作用。”广州市国家档案馆集中保管着丰富的反映中国共产党近百年波澜壮阔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珍贵的历史档案,其革命历史档案里有专门反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广州地下党组织和广州地下学联的档案全宗,是研究中共广州地下党组织的珍贵史料。当前结合广州市国家档案馆馆藏档案资料,对广州解放前夕的中共地下党组织所发挥的作用与贡献进行探析。
1 广州解放前夕中共地下党的发展背景
早在1946年6月,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悍然发动全面内战,国民党当局在广州采取了一系列严酷的治安措施,意图消灭广州的革命力量。鉴于当时的严峻形势,在广州活动的共产党员被迫转入地下,根据中共广东区委的指示,转移大部分党员,市内只留下不足100名党员,以各种社会职业作掩护,隐蔽、分散的进行活动。实行特派员制,采用单线联系,中共广州特派员由钟明担任,直至广州解放。1949年1月1日,为了向全国全世界人民表达中国共产党夺取全面胜利的决心,毛泽东在《人民日报》上撰写了新年献词《将革命进行到底》,向中外宣告“一九四九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向长江以南进军,将要获得比一九四八年更加伟大的胜利……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献词一经刊发,人民群众人心振奋、热烈拥护。中共中央香港分局随即向各地区党委发出指示信,指出:“为迎接大军渡江和准备解放广东,我军应首先解放粤汉路东的粤闽赣湘数十县及路西的二三十县,以包围广州夺取广州”“采取‘全面发展,重点巩固’的方针,完成大块根据地的建立,并建立主力作战部队,以迎接南下大军胜利解放华南。”[1]
彼时,国民党中央政府开始仓皇南迁,在广州建立行都,蒋介石宣布下野,在广州的国民党内阁经历了三次改组,从孙科到何应钦到阎锡山,都无力挽回颓势。但广州作为国民党政府在大陆地区的最后一个行政“堡垒”,蒋介石要求“对广东军事以广州为中心,将所有粤中军队集结广州近郊,作‘内线作战’之准备”,建立“湘粤联合防线”,妄图垂死挣扎。在广州城内实施严格的戒严措施,对革命势力进行打压,1949年4月24日,国民党广州市警备司令部发布关于全市实施戒严的布告,严禁市民戒严时期外出[2],面对国民党的顽抗,中共广州地下党员坚守阵地,“潜伏”在敌人的“心脏”,在无法广泛发动群众的前提下,积极吸收各种进步力量,充分利用已建立的党的秘密外围组织,如地下学联、新工协、新经协和民主妇联等,深入学校、工厂和国民党政府机关,为广州的彻底解放做准备。
同时,中央也加大了对华南地区的领导部署,1949年4月8日,经中共中央批准,中共中央香港分局改称中共中央华南分局。以方方、林平、梁广、冯白驹、冯燊、魏金水、李明为委员,周楠、庄田为候补委员,书记方方,副书记林平。[3]1949年6月24日,中共中央指示中共中央华南分局和华中分局,以及香港工作委员会“加强广州地下市委工作的领导,积极发展党员,准备里应外合的条件。”[4] 1949年8月1日,中共中央任命叶剑英为中共中央华南分局第一书记,张云逸为第二书记,方方为第三书记。[5] 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不论形势如何变化,中共广州地下党组织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坚定前行,在隐蔽战线上战斗到了最后一刻。
2 广州解放前夕中共地下党的活动情况
广州解放前夕,中共广州地下党组织坚决贯彻中共中央指示的“隐蔽精干、长期埋伏、积蓄力量、以待时机”的方针,采取了秘密活动和公开活动相结合、合法活动和非法活动相结合的方法对敌进行斗争,并将工作重点转移到迎接解放接管的准备工作上来。
2.1 做好宣传工作,营造革命声势
通过《华商报》《群众》等报纸杂志不断发表先进言论,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的垂死挣扎,蓄意破坏的阴谋,号召全体人民团结起来,敢于斗争。1949年,《华商报》连续刊登《华南青年联合会筹备会成立宣言》《广州新民主主义工人协会宣言》《广州学联发表告同学书》《华南民主妇联筹委会宣言》等公开信,欢迎解放大军南下解放广州,号召全市各阶层民众努力奋斗,协助解放军解放和接管广州。
将党的重要文件以及收听到的党中央、解放区广播的消息,在广雅中学秘密印刷站油印成传单散发到各阶层群众中去。从1948年开始出版的内部油印刊物《广州文摘》发行数量不断增多,由党员邵源堃负责并扩大发行,刻印的刊物已从过去的两三百份增加到六七百份,如《中国人民解放军布告》(又名“约法八章”)就多次刻印、一再赶印,更是达到了数千份。广州市国家档案馆收藏的《广州文摘》即由邵源堃捐赠,薄薄的一本小册子里刊登了《上海各界代表会议中陈毅的工作报告》《叶剑英在平各界代表大会关于北平半年来接管与施政工作报告摘要》,传达了各地解放后的重要信息,宣传党的政策,扩大党的影响。
2.2 团结教育群众,组建发展党的外围组织
1947年3月,广州市地下党直接领导的第一个外围组织——广州爱国民主协会成立,后与“广州学生联合工作协会”统称为“广州市学生联合会”(简称“地下学联”),建立开始就采取单线联系的方式,到1949年10月广州解放,地下学联共发展成员1300余人。从1948年9月至1949年秋止,又先后在工人、教师、妇女、职员等各阶层群众中成立了五个协会作为党的秘密外围组织,即广州新民主主义工人协会(简称“地下工协”)、广州新民主主义教育工作者协会(简称“地下教协”)、广州新民主主义妇女联合会(简称“地下妇联”)、新民主主义经济工作者协会(简称“地下经协”)、解放军之友社。这样既解决了不准备大量发展党员的情况下,不能过多地吸收经过斗争教育和锻炼的群众到党内来的矛盾,又可以团结和领导进步群众形成坚强的骨干,来领导广泛的群众活动。协会内有章程,章程中突出的表明接受党的领导,协会的负责人是党员,协会的领导机关就是党的组织。这些秘密外围组织成为广州党组织的得力助手,成为广州在第二条战线斗争中的骨干力量。
2.3 领导发动群众,开展护厂护校斗争
1949年五六月开始,国民党政府即已大规模开始动员市民疏散、裁减政府职员、转移物资设备以及档案文件,运至西南、海南、台湾甚至海外国家,国民党政权当局许多机构也频繁外迁,并阴谋布置特务转入地下,准备日后反攻及进行破坏活动。同时,国民党当局还疯狂迁移和拍卖物资,吞没国家财富,还通过发行大洋票和金圆券,加紧对人民进行经济搜刮,甚至进行疯狂破坏。
面对紧急的形式,中共广州地下党组织紧急行动,发动爱国群众奋起反抗,周密布置了一大批党员和积极分子打入水厂、电厂、纺二厂,陆军医院、柔济医院、伪行营、省、市政府、实业公司等单位进行宣传群众调查,并把收集到的各种情报材料,经整理后秘密送到华南分局。同时领导和发动群众开展护厂、护院、护校斗争。“在很多重要工厂和学校,迅速成立了应变委员会、护校委员会、护厂队等公开组织”[6]。减少了国民党反动派的阴谋破坏,保证了城市的正常运转。
1949年9月,以“工协”名义办了一份“工人报”,号召工人组织起来保护工厂,保护机器物资,反搬迁、反破坏,迎接解放。广州市学联发出了《广州市学联为开课在即迎接解放告全市中上学校教师、同学、家长书》,上面提到:当前摆在我们全市教育界和学生届的任务就是,坚持岗位、正常上课,以便扩大和巩固校内师生之间的团结,实行应变护校,迎接解放。[7]为了加强护厂斗争,广州市学联还抽调力量打入工厂。“执信”“女师”“中大”等校一些学联会员,依靠自己的社会关系,创造条件,离开了学校到纺织厂、电厂等当工人、学徒,以便调查收集资料发动群众护厂。
2.4 综合分析形势,建言献策
中共地下党党员通过各种渠道打入广州各单位及国民党机关、企业内部,获取第一手资料,研究收集和掌握接管材料,写成《解放军进入广州迅速展开工作要点》、《对于接收各机关意见》等多个详细书面材料,为解放军顺利解放广州做好各方面准备。例如在《解放军进入广州迅速展开工作要点》中,就详尽分析了广州城当前的粮食及缉私问题、失业公教人员问题、散兵游勇问题、交通问题等,“广州粮食完全靠外围各渠道运输,因与港澳临近,粮食走私猖獗,每日由陆水两路走私的粮食达5000担。”“国民党政府南迁带来了大量公务人员和流亡学生约7万多人,增加社会治安困难,建议解放军进入广州后及时疏散。”“大量国民党散兵游勇雍舍广州,聚集在广三铁路西南、三水、大沙头、东堤、沙河等地,国民党政府虽有再次征招,但应者寥寥,需及时疏散。” [8]
3 中共广州地下党为广州解放作出的贡献
3.1 对广州城的顺利解放,发挥了积极的配合作用
广州在国民党统治期间,通过地下党党员的有力宣传和组织策划,广大爱国学生、工人、市民及其他阶层人民,反对蒋介石政权的内战、独裁、卖国政策的爱国民主运动持续的高涨,充分暴露出国统区社会矛盾的尖锐化,直接动摇了国民党统治的社会根基,最大程度扰乱了国民党统治的大后方。致使国民党不得不从本来就吃紧的前线抽出兵力加强大后方的治安。据不完全统计,仅1946年就抽调了20余万兵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牵制和削弱了蒋介石内战的兵力投入。正如毛泽东指出的,在军事战线和政治战线上蒋介石都打了败仗,和全民为敌的蒋介石政府已处在全民的包围中。经过长期隐蔽斗争,随着解放战争节节胜利,广州地下党党员人数增加到300多人,爱国民主协会当时有1000多人。正是由于地下党员的积极配合,加快了人民解放军南下的步伐,保证了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胜利完成。
3.2 积蓄了革命力量,锻炼培养了接管广州的干部
由于贯彻了党在白区工作的方针和策略,华南地区多年积蓄的革命力量,不但没有遭到大的损失,而且获得了很大的发展。战斗在第二条战线的这部分力量成了党的宝贵财富,他们在迎接解放的过程中,在后来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都发挥了重大作用。由于地下党成员长期在国民党统治下的白区活动,熟悉城市情况,新的广州市人民政府成立后,主要领导干部基本上由南下干部和广东地下党干部组成,地下学联成员即转为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员,为广州建团打下基础。广州解放后进城参加接管的东江四个教导营,其中相当部分是从广州撤退储备起来的干部。此外,还从广州地下党输送了一批地下学联成员和进步群众到军管会协助工作。1949年10月28日成立中共广州市委,10月30日中共广州市委召开地方党员大会,叶剑英、方方、朱光到会讲话,正式公开了广州党组织,当时除了参加省机关和支持其他地方工作的人员外,在广州市属单位的共产党员330人,其中170人是地下党员,160人是从革命老区或香港等地调来广州工作的,另有广州党组织直接领导的外围组织成员600余人。[9]
3.3 保护城市公共设施,为新中国成立后迅速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奠定基础
党中央对广州的解放和接管极为关注,广州是华南地区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期被国民党政权掌控,顺利完整地接管城市成为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对全国的全面解放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人民解放军解放广州的过程中,广州地下党党员运用各种办法,宣传全国即将解放的大好形势,揭露敌人破坏广州的罪恶阴谋,全面渗透到工厂和要害部位,广泛开展地调查和搜集情报工作,积极发动和组织群众保护文件档案、保存物资财产、转移重要物资,粉碎了国民党破坏城市的企图,成为带领广州人民进行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骨干力量,为保全城市完整及顺利接管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这对新中国成立后,迅速恢复生产、减轻物资困难、战胜敌人封锁、巩固人民民主专政以及社会主义建设都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广东省人民武装斗争史编纂委员会,编.广东人民武装斗争史 第五卷大事记.广东人民出版社,1995年.
[2]广州警备司令部关于实施戒严的布告.广州市国家档案馆,档号:007-002-090-024.
[3]中国共产党广东省组织史资料上册.中共党史出版社,1994年.
[4] 广州解放史录.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
[5]中央关于华南分局、华中局、西南局的干部配备及其管辖范围的指示.中共中央文件集,1992年10月.
[6]余宏檩.广州城为何得以保全. 炎黄春秋,2020年第1期.
[7]广州市学联为开课在即迎接解放告全市中上学校教师、同学、家长书. 广州市国家档案馆,档号: 006-17.3-069-18.
[8] 解放军进入广州迅速展开工作要点. 广州市国家档案馆,档号: 001-01.1-001-001.
[9]中共广州地方史.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广东人民出版社,1995年.